2018.01.20 天津之旅——五大道、瓷房子、南開大學、世紀鐘、解放橋
經過前一天的旅途奔波,早上9點大家才拿著行李從酒店退房。清晨的冷冽讓還在睡夢中的我們打了幾個個寒戰。邊往前走著,我們發現了昨天已經路過的“天津美術學院”,同事們調侃說高考那會就想報考這里,卻無緣來此。
百度搜索了一下,過了馬路就是老菜道菜市場,早點打算就在那里解決了。來天津不吃煎餅果子有點說不過去,順著菜市場對面的小道,我們跟著感覺找到了“張記煎餅”,一人一套外加一杯豆漿。相比昨天古文化街的15元一個來說,這次的煎餅不但大了一倍,而且才5元,口感酥脆自不在說,邊吃著邊打著響嗝上了出租——今天的第一站是五大道。
五大道共有22條道路,擁有上世紀二、三十年代建成的不同國家建筑風格的花園式房屋2000多所。這里的房屋尺度宜人,傾向低矮,沒有高樓;隔院臨街,別有情調。很多名人的故居也在此地生根,其中有載振故居、顧維鈞舊宅、伯苓故居等大約50余座。
出了五大道,我們在溫導的指引下,一路上兜兜轉轉,終于來到了瓷房子。瓷房子是一幢舉世無雙的建筑,由4000多件古瓷器、400多件漢白玉石雕、7億多片古瓷片、13000多個古瓷盤和古瓷碗、300多個瓷貓枕、300多個漢白玉唐宋石獅子、300多尊歷代石雕造像、20多噸水晶石和瑪瑙建筑而成。它的前身是歷經百年的法式老洋樓,它的今生是極盡奢華的“瓷美樓奇”,被人們稱為:一座價值連城的“中國古瓷博物館”。
瓷房子上鑲嵌的7億多塊瓷片涵蓋了各個歷史時期,有晉代青瓷,唐三彩,宋代鈞瓷、龍泉瓷,元明青花,清代紛彩等,幾乎官窯、民窯的所有門類都可以在墻上找到,而且都用水泥內部澆注,并用大理石膠粘連固定,成為建筑的一部分。
最讓人嘆為觀止的是一條長768米、寬0.8米的巨型瓷龍盤旋在“瓷房子”屋頂,張牙舞爪,咄咄逼人。本來不大的院落,游客如織,在這里可以切身體會到中國瓷器的無限魅力。
中午休整片刻,便前往久負盛名的南開大學。這里是國家985工程、211工程和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高校。此時,學生都已經放假,校園里沒有了熟悉的成雙入對的身影,只有一些喜鵲在枝頭上跳來跳去。漫步在校園中,看著古舊的老房子,感受著它所散發出來的厚重的歷史氣息,這里曾經是周總理的母校,可謂名人輩出。
走著走著我們來到了南開大學紀念品專賣店,里面的生活、文學用具琳瑯滿目,名校的文化氛圍在這里得到延伸,對了,這些紀念品當然是要購買的。
離開南開已經是三四點了,我們終于要踏上歸途的征程。天津火車站附近便是“天津世紀鐘”和“解放橋”,我們提前下了車,來到兩日游的最后一站。
世紀鐘是天津市為迎接新世紀,在天津站前廣場建造的大型標識性城雕建筑。鐘擺上下,日月輝映。鐘表盤的周圍的12星座浮雕,更顯眾星拱衛,中西交融。
南側的解放橋建于1927年,橋長97.64米,橋面總寬19.5米。它不僅是天津的標志性建筑物之一,也是連接河北、河東、和平三區的樞紐橋梁。它見證了天津的解放,1949年天津解放后,正式改名為“解放橋”,并沿用至今。
在“天津世紀鐘”和“解放橋”合影留念后,我們頂著刺骨的寒風,小碎步到車站里,乘著17:30的高鐵,結束了我們的天津之旅。
都說近代中國看天津,每一座故居都承載著一段歷史,都留下一些故事。獨特的地里優勢,使天津成為中國汲取世界近代文明最理想的窗口,東西方文明在這里碰撞與交融,形成了天津歷史文化的獨特魅力。短暫而倉促的天津兩日游,也讓我們或多或少地感受到了這里的獨特歷史氣息。
[第二天,陽光大好!]
[鬧市里的煎餅果子,那才叫正宗~]
[天津美術學院,你心動了嗎?]
[五大道著實不小...]
[遠處的林立高樓把近處的老房子襯托得更加祥和]
[五大道的中心地帶~]
[師傅,咱們一起減肥吧~]
[壯觀的瓷房子!]
[明白這兩張圖暗示了中國的哪一個皇帝嗎?]
[鑲嵌的瓷片多達7億多塊!]
[天津特色菜:涼拌大拉皮,有個好聽的名字——“八星報喜”~]
[小雞愛上小辣椒~]
[獨一無二的南開大學]
[南開紀念品店的特色文化產品]
[品味南開,你品了嗎?]
[校園里古舊的老房子]
[天津地標之一——“天津世紀鐘”]
[見證天津解放的“解放橋”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