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董振堂》花絮07——2017.05
5月27日 江西省寧都縣 寧都起義紀念館 + 翠微峰
今天是外省拍攝的最后一天,早晨的寧都,陽光格外明媚,空氣也清新舒爽,一掃前幾天的陰霾。
昨晚和寧都縣博物館館長約好早上8點半拍攝,我們提前一個小時到達寧都起義指揮部舊址,尋找采訪的最佳機位,順便四處轉轉拍拍空鏡,補拍些之前遺漏的鏡頭。今天的光線實在太好了,補拍了很多景別的紀念館影像,包括一些唯美的逆光鏡頭。
等館長來的時候,我們已經調整好機位,對好焦距。拍攝前編導和館長進行了一些細節上的溝通,攝影師把館長的領口和袖口理順,裝好麥克風,一切萬事俱備。
郭館長對我們的這次拍攝極為重視,而且十分敬業,每條錄完,都親自來到顯示器后,觀看剛才的錄制效果,為下一次錄制做更好的調整。這樣一共錄了五六條,館長每條的語速和語調都有輕微的變化調整,方便我們日后剪輯使用。
采訪拍攝十分順利,我們告別了館長,驅車來到久負盛名的國家4A級旅游景區——翠微峰。畢竟外省拍攝就徹底告一段落了,大家放松一下,另外可以拍些風景空鏡作為備用鏡頭。
早就聽司機師傅說本地最好玩的地方就是翠微峰,看著遠處直指云霄的翠微主峰,我們心潮澎湃。
翠微峰國家森林公園是江西省重點風景名勝區,于1994年建園,總面積為22666.67公頃,位于寧都縣城西北5公里處,景區面積20余平方公里,以奇峰、幽洞、危巖、疊泉四大特色的自然風貌著稱
。景區中心叫做“金精十二峰”,集險峰、奇巖、幽洞、秀水于一體,這里丹霞絕壁,古峰林立,怪石峽峋,幽洞深邃,危巖排空。名列全國道家七十二福地之一的金精洞是宋代以來的宗教圣地,自宋至清,文人學士、高僧名道云集于此;"易堂九子"聚山講學,留下許多雄文碑刻。
最讓人嘆為觀止的還是翠微峰,險峻秀麗,僅一石縫供人攀至頂,動人心魄,驚險刺激。翠微峰景區關隘險惡,易守難攻,素為兵家爭戰之地,特別是1949年9月攻打翠微峰戰役,抓獲解放軍渡江后國民黨中將司令員黃鎮中,共俘獲國民黨官兵1974人。翠微峰戰役是解放軍渡江后最大一次山地剿匪戰。著名電影故事片《翠崗紅旗》就是以此為題材而拍攝的。
站在翠微峰景區門口,看著藍天掩映下的座座青山,微風吹來,林木隨風搖曳,宛如綠波涌動,起伏連綿,讓人心底更加舒暢起來。景區的磚石臺階錯落有致,干凈整潔,山路兩邊是茂密的樹叢,空氣清新,初夏的炎熱漸漸消弭,清新和涼爽鋪面而來。
向上攀登許久后,出現了條分岔路,我們選擇先去一線天。一線天是主峰的攀登路線,顧名思義,一線天狹窄陡峭,幾近垂直,一開始還有簡單的石蹬和鋼筋焊接的腳踏板,再往上走,全部是插在兩壁中的鋼管,游人須手腳并用,才能攀登上去。鋼管中間并無任何物品遮攔,小編一眼便可瞧見腳下深達600多米的深谷!天啊!這也太刺激了……
還好,當天游人極少,大家互相打趣、嘻哈著一鼓作氣攀登了上去。其實不想一鼓作氣也不行,因為中途根本沒有可以歇息的地方,一旦一個人停下,就會影響別人的上下攀爬。真不敢想象在游人眾多的時節,上、下行的兩股人流是如何穿行在這條狹小的石縫中呢?登上頂峰,果然有一覽眾山小的感覺,豪氣沖天!遠處的城市盡收眼底,攝影師興奮地拿起無人機開始拍攝,大家都不亦樂乎的互相拍照留念,讓我們有點感到小意外的是發現了一塊牌子,上面寫著“微信掃一掃,查看您的登頂證書及排名”,還可以這樣玩呢?峰頂確實艷陽高照,在樹蔭下都汗流不止,停留一會兒后,我們便決定下山,沒想到下去比上來更加吃力,因為想多拍些鏡頭,上山時我們帶著無人機等設備,下山時這些設備就成了累贅,小編一手端著相機,僅靠一只手和雙條腿受力,戰戰兢兢地一步一步往下爬,落到地面后,雙腿還是顫顫巍巍……
游完翠微峰,雖然大家都氣喘吁吁,但心情還是極好的,回賓館把所有行李物品打包后,司機帶我們去了當地一家地道的素食自助餐廳,雖然我們這些肉食動物吃慣了大魚大肉,但眼前的這些蔬菜豆腐等菜肴還是讓我們口水直流,大開殺戒,我們一次一次地去柜臺夾菜,積累能量,后面還得坐將近一天的火車呢。
晚上頭8點,我們趕到贛州火車站,踏上返程的列車,回莊!
小編靠著車窗前,窗外基本上看不到任何風景,黑乎乎一片,偶爾的燈火飛快地向后方飛馳。愉快而忙碌的拍攝總是短暫的,這段時間的拍攝真是讓我們印象深刻,英雄的革命精神赤膽而堅貞,祖國的大好河山秀麗而壯美,各地的風土人情奇特而豐富,真為我們的民族而感到驕傲!
[巍峨挺拔的翠微峰]
[寧都早晨的街道]
[寧都起義指揮部舊址]
[郭館長觀看剛才的錄制效果]
[驅車趕往翠微峰]
[山上隨處可見的蕨類植物]
[古樹隨風搖曳~]
[好多怪異的蟲子啊!]
["易堂九子"聚山講學]
[一線天]
[這才叫垂直爬山~]
[從山頂鳥瞰遠處的縣城]
[微信掃一掃]
[壁立如削的翠微峰有如一條盤臥的巨龍]
[素食美味~]